99财经 > 保险 >

国家标准发布:长期照护师成为新职业按照国际惯例,我国护理人员需求约为1000万人

时间: 小采 保险

自2016年我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目前,全国共有49个试点城市参保,覆盖约1.8亿人,累计超过23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基金支出超720亿元,提供服务的定点护理机构约8000家,护理人员接近30万人。然而,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过4200万人,与这一数字相比,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服务人员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为加快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专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人员,从供给侧解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问题,国家医保局发起申请,经行业专家评审,在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专门设立了长期照护师这一职业工种。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正式颁布施行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

什么是长期照护师

所谓长期照护师,即适应长期护理制度发展而设立,运用基本生活照料及护理知识、技能,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等人群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等服务的从业人员。根据专业评估机构对失能人员日常生活活动、认知、感知觉与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丧失程度的评估分级及相应的服务项目建议,提供专业化、技能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由于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服务的对象是经失能评估达到一定标准的长期失能人员,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提供者所具备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的特殊性。长期照护师具备的技能要求与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其他职业有一定交叉,但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服务标准、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比如,长期失能人员完全或部分丧失了生活能力,可能伴随着吞咽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等多种生活困难,大多会伴有慢性疾病。因此,长期照护师需要具备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能力,协助失能人员“体面”生活;需要具备基本医疗护理知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可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协助失能人员“安全”生活;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协助失能人员“尊严”生活;另外,还需知晓长期护理保险基础知识,按要求提供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可以说,长期照护师是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长期护理保险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合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据记者了解,按照新颁布的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长期照护师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三个等级。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初级照护师职业功能分为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应急处置、功能维护四部分;中级照护师分为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五部分;高级照护师分为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四部分。

年满16周岁、对长期照护工作感兴趣均可申报长期照护师,无性别与学历要求。同时,相关职业均可通过规范培训合格后申报相应等级长期照护师的职业认定。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发声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失能人员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照护压力大,家庭成员需要承担较重的照护责任,而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剧了家庭成员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保“第六险”,是妥善解决我国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安排,能够有效避免失能老人陷入养老困境。

南开大学发布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7679个,护理服务人员33.1万人。

随着享受照护服务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养老服务产业体系也得到全方位发展,孵化出一批劳动密集型养老服务照护机构。记者了解到,南京自2021年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来,从业机构数量由原先的160家发展到如今的520余家,从业人员由原先的5000余人发展至如今的近1万人。

不过,《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蓝皮书》提出,尽管长护险的试点范围覆盖了近50个城市的1.8亿人,200余万人享受了待遇,但是,由于照护人员缺乏等问题,仍然有数千万失能人员面临着照护难题。如果按照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的国际惯例,我国护理人员需求约在1000万人。

针对如何解决专业长期照护师缺失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建议,统筹社会多方力量,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护理人员、康复师和心理医生,为失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照护服务。一方面,鼓励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开设养老照护、老年护理等专业,充实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区全科医生老年精神病学技能培训,提高诊断、治疗能力;还可以加大对养老院护理员护理技能培训。

江苏省政协委员、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人员培养培训,通过体系化的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素养素质,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失能人员护理服务短缺不仅仅体现在从业人数上,也体现在从业水平上。“除了不断更新和培训服务内容,加强业务考核,更重要的是从学校开始重视学科建设与技能培训,依托长护险建设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知识储备与服务质量。”一位护理机构负责人表示。

“长期照护师标准的颁布迈出了长期护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长期护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将从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加强培训,组织开展长期照护师培训大纲开发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培训课时、培训内容、技能鉴定等相关内容,搭建规范的培训平台,健全评价制度,组织规范开展培训评价、等级认定和证书颁发等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提高长期照护师社会认可度。通过开展宣传、组织技能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员从事长期照护工作。三是加强培养,完善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引导相关院校探索学徒制培养等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长期护理技能人才,育训并举扩大人才供给。(王笑)

3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