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亿股限售股已出借尚未归还业内:抛售可能性小对市场影响不大
限售股出借被全面暂停后,有投资者担忧已出借且尚未到期的券可能会形成卖压。
有投资者在某网络平台上称,融券方会将还在合同中的券源大笔卖出,再低位收集筹码,等融券合同到期后再还券,从而导致大盘下跌,影响雪球产品。
对此,多位受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可能性较小,实际操作中即便存在这种情况,也规模较小,不足以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1月31日,沪深两市合计约1.24亿股限售股已出借尚未归还,占1月30日总融券余量的1.16%。近期,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在1%以下。
沪深两市1.24亿股限售股已出借尚未归还
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自1月29日起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随后,各交易所发布通知,宣布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并明确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
那么,目前还有多少已出借的限售股尚未到期归还?
第一财经根据上交所披露的1月31日战略配售可出借信息统计,沪市主板仅华勤技术还有尚未归还的券,该公司可出借1087.04万股,已转融券出借且尚未归还的数量为14.75万股;科创板则有178只股票存有已转融券出借且尚未归还的券,这些股票可出借总规模为19.65亿股,出借余量为1.17亿股,占比为5.95%。
再看深市情况,根据深交所披露的1月31日限售股可出借信息,有9只股票存有已出借且尚未归还的数量,出借余量合计为648.32万股。
出借余量指该证券战略配售股份已出借且尚未归还的数量。这意味着,截至1月31日,沪深两市合计约1.24亿股限售股已出借尚未归还。
从整体A股市场融券规模来看,截至1月30日,融券余额为674.81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0.11%,融券余量为107.15亿股。也就是说,沪深两市已出借尚未归还的数量占1月30日总融券余量的1.16%。
再看融券交易情况,1月30日,融券卖出额为66.13亿元,期间偿还额为60.83亿元,净卖出额为5.3亿元,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0.99%。今年以来,除了1月23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超过1%之外,其他交易日的这一比例均在1%以下。
业内:融券并非卖压主力
在融券新规出台之后,有投资者担忧,暂停限售股出借,但不要求马上还券会导致大盘下跌。其理由在于,融券方会将还在合同中的券源大笔卖出,再低位收集筹码,等融券合同到期后再还券。
“理论上存在这种情况,但是用户具体怎么操作我们无从得出。”有券商人士认为。
一位量化私募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可能存在融券方先大笔卖出后低价吸筹还券的情况,但是已出借且尚未归还的限售股规模较小,不足以给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一位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则认为,上述情况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参与融券业务的投资者多数情况并非单向做空,多空两个方向都会做,所以股价下跌对融券方并非有利;另一方面,限售股出借方也不希望看到自家股票被砸盘。
“即便真有纯空头在短时间大笔卖出,再低价吸筹,对市场的影响也很小,因为尚未归还的限售股规模较小,此前2023年10月份的融券新规已让限售股出借规模大减,就算是整体A股市场的融券规模也掀不起多大波澜。”上述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称。
2023年10月,证监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并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新规实施以来,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
“融券的卖出额最多只占A股成交额的1%,无法成为卖压的主力。”上述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称,融券对指数影响并不大,所以也不会对雪球构成直接影响。
那么,目前雪球风险如何?鑫元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余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经过前期大规模敲雪球结构产品,如果大盘继续走低,会出现二次敲入或者新敲入的情况。对于中证1000指数雪球,从5500点以下每隔100点,就会导致100亿~200亿名义本金雪球的敲入,最集中的一档是在4800~4900点之间,这一档对应的名义本金超过500亿,约占存量指数雪球规模的四分之一。
1月31日,中证1000收跌4%,报收4785点,已经完全跌破4800点。“这意味着敲入价在4800点以上的一年或两年期雪球,已经全部敲入。”有业内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