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财经 > 要闻 >

2023年Q4基金港股持仓分析:加能源和制造,减消费和金融

时间: 小采 要闻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核心结论:①1月港股下跌主因国内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叠加资金流出和地缘政治影响。②23Q4公募基金仍采取哑铃策略投资港股市场,高股息侧集中加仓能源材料,减仓金融地产,成长侧加仓计算机、电子等科技板块,减仓传媒行业。③从概念板块角度看,23Q4基金主要加仓港股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新能源车板块,减仓港股互联网、CRO和教育培训板块。

加能源和制造,减消费和金融

——23Q4基金港股持仓分析

1月海外股市整体上涨,港股较为落后。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四季报已经基本全部披露,基金港股整体持仓处于什么水平?结构上主要布局什么方向?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分析。

1.回顾:1月港股市场表现不佳

1月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但港股恒生科技表现较为落后。从1月全球重要股指表现看,海外股市整体下跌,港股和A股表现较为落后。A股方面:沪深300指数1月累计跌幅/最大跌幅为-6.3%/-7.4%,创业板指为-16.8%/-16.7%;港股方面恒生指数累计跌幅/最大跌幅为-9.2%/-13.7%,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幅/最大跌幅为-20.1%/-21.6%;美股方面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最大涨幅为3.3%/5.3%,纳斯达克指数为3.3%/8.0%;其他市场,英国富时100累计跌幅/最大跌幅为-0.9%/-4.6%,法国CAC40累计涨幅、最大涨幅为1.8%/5.6%,德国DAX累计涨幅/最大涨幅为1.3%/4.0%,日经225指数为8.4%/13.1%。从行业表现看,1月港股行业表现分化,能源(3.0%)、电信业务(2.2%)涨幅居前,医疗保健(-19.7%)、可选消费(-11.1%)、信息技术(-10.8%)跌幅居前;1月美股行业涨跌不一,金融(6.4%)、信息技术(5.2%)、能源(1.7%)涨幅居前。

1月美股上涨主因经济韧性强,通胀延续下行趋势,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尽管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讨论依旧不断,然而近期多项经济指标表现强劲,叠加通胀水平呈下行趋势,驱动美股继续上行。具体而言,经济方面,2023Q4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为3.3%,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5%,较2022年的1.9%有所提高;同时制造业数据回暖,12月ISM制造业PMI为47.4,前值为46.7,服务业也延续高景气态势,12月ISM服务业PMI为50.6,已经连续12个月处于容枯线之上。就业方面,劳动力市场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降温迹象,失业率为3.7%,与前值持平,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1.6万人,远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17万人及前值17.3万人,依旧强劲的就业数据创造了大量的消费需求,美国商务部公布12月零售销售达到7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6%,创3个月以来最大增幅。通胀方面,美国商务部于1月26日公布核心PCE同比上涨2.9%,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12月PCE和核心PCE的6个月环比折年增速分别维持在2%和1.9%,已经达到美联储的目标水平。经济数据上行叠加通胀数据降温显著提振了消费者信心,12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提升8.4pct到69.7%。

1月港股下跌主因国内经济复苏进程有待观察,叠加资金流出和地缘政治影响。港股表现不佳主因国内经济复苏仍待观察,流动性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降低了投资者风险偏好水平。通胀数据方面,12月CPI同比下降0.3%,连续三个月负增长,12月PPI同比下降2.7%,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2.6%。信贷方面,尽管货币政策稳健宽松,信贷市场活跃度仍有待提高,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仍然低迷,反映居民购房投资需求较低。经济方面,12月社零同比增长7.4%,低于前值10.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2.7%和17.1%,消费和地产基本面数据降温。资金面上,美元流动性持续收紧,且近期北向资金净流入大幅回落,1月初至1月31日(下同)北向资金净流出145.1亿元。外资的撤离造成港股短期波动,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弱可以反映出这一点,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从1月初7.08一度攀升至7.10。近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点阵图显示多数FOMC委员将最早降息时间从3月调整到5月,同时10年期美债利率从1月初的3.95%波动走高至4.06%,导致外资持续流出港股市场。另一方面,巴以冲突扩散,红海紧张局势正在升级,地缘冲突不确定性升温,影响投资者对港股的信心。

23900